在大约4700年前,中国云南的高山被认为是茶的发源地,云南有着古老的茶树丛,这些树丛在原始的温带条件下自然繁茂,有些树龄甚至已经长达1200年了,非常的长寿,这些茶树丛主要是由傣族和艾尼族这两个中国的少数民族负责照料及採收。
这些茶叶不会像其他的茶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它原有的风味,普洱茶反而会随者时间的推移,变得更香、更甘甜、更醇厚,或许正是因为普洱茶拥有这种独特的特性,这让普洱茶被世人称为“可饮用的古董”,普洱茶的茶叶会因为时间的长短而改变,存放时间越长的普洱茶,价格就会越贵,例如,一个1950年代,重达357克的红印普洱茶碟现在的售价超过10,000美元。
相关文章:【古玩知识】运送马口铁罐普洱茶抗战救国的“二条生命线”
高品质的普洱茶供不应求,因为许多来自中国还有各处亚洲国家的收藏家都非常渴望可以收藏到这难得可贵的古董,他们像发狂似的不停收购与囤积普洱茶,导致只有少量的优质普洱茶销售到西方给那边的茶叶爱好者收藏,因为这样,让亚洲以外地区的人尚未发现普洱茶这项令人垂涎三尺的秘密宝藏。
根据历史记载,在唐朝(公元 618-907 年)的某个时候,商人开始将这些大茶叶(也就是现在的普洱茶)压缩成砖包装,这些茶砖比笨重的散叶茶更容易被马车等交通工具运输,由于路途遥远,地势险恶,无论是西藏印度还是遥远的北京,茶叶需要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才能抵达目的地,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以及长途耗时的路程中,普洱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茶叶变色了,茶的颜色不仅从绿色变为琥珀色,最终还变为深柚木色,而且茶的味道变得更加香醇、浓郁、顺滑和充满果香味,在这几个月的旅途中,茶经历了老化和发酵过程,微生物与茶叶之间产生了共鸣,引起了生物学和酶学变化,透过这种方式产生的茶,被中国人称为普洱茶,并且开始受到皇室的爱待。
另外一种说法是云南中部有一个叫普洱的小镇,普洱镇不产茶,它只是一个贸易站,附近茶山生产的所有茶叶都在这裡交易和贩售,人们为了方便运送茶叶,茶叶被压缩成茶饼或茶砖,由马队运往中国和亚洲的不同地区,后来,在这个镇上交易的所有茶叶都被称为普洱茶。
相關資料
[若想引用本篇文章,麻烦请先联络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