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出处:2021-06-02 印聘古茶
一个衰败了的国家,什么都会被人掠夺!而掠夺之甚,无过于生乎吾国长乎吾地的植物也会被无端地改变国籍……在学术上最黑暗、最痛苦的,实在无过于此了!
中国现代茶叶事业复兴和发展的奠基人吴觉农
的确如此。
中国茶,因其魅力,而备受争抢,从资源到所有权。
我们先梳理一下国外对于茶源归属地的“拿来主义”。
英国一位名叫布鲁斯的少校在他的一本所谓的著作里说到:1824年,他在印度的阿萨姆省的皮珊地区工作的时候,在当地陆续发现了108处野生茶树。其最大者树高43英尺(13.1米)径围3英尺(0.91米)。于是他登上讲坛,温文尔雅地说:
我,英国公民勃鲁士,于1824年在阿萨姆邦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野茶树。1753年,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先生不是把茶的学名定为“Tnee.Sinensis”(中国茶树)吗?从我在印度阿萨姆邦发现最古老的茶这件事看来,茶树的原生地并不在中国。林奈先生—愿他在天之灵安息!茶树的学名应该另定,茶叶的历史当改写。现在我郑重宣布:茶叶原产地是英属印度!
作为严谨的学术论点都需要有历史考证或者相关文献的支撑,而布鲁斯的文献支撑也是自己整出来的。
这引发了关于世界茶叶原产地的“龙象之争”。
无独有偶,1877年,还是英国人-贝尔,登印了《阿萨姆之茶叶》一书,在书里也如布鲁斯一般毫无论断的主张“印度是茶树的原产地”。
更为神奇的是,英国植物学家易卜生也在《茶》一书里说:
中国只有栽培的茶树,不能找到绝对的野生茶树,在阿萨姆发现的野生茶树,植物学家都视为一切茶树之祖。
当然,印度与英国的关系从17世纪开始就变得不同寻常。
英国从17世纪初期,便开始对印度实施一系列的殖民活动。到了19世纪后期,英国直接统治了印度三分之二的领土。所以英国极力将茶的发源地推到印度,其目的就可想而知。
然而,从1951年南糯山发现茶王树开始到1996年镇沅发现古茶树群落,短短45年间,从野生型到过度栽培型古茶树,中国古树茶的发现不断的刷新了世界对中国茶的认知,也彻底改变了世界茶史。
南糯山茶王树
1951年12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当地哈尼猎人的带领下深入山林中考察,发现了1株高8.8米、主干直径0.83米的古茶树,这棵树就是后来获得世界性声誉的“茶树王”。
当年判别茶树树龄的手段很有限,当地人用了一种最落后的办法,就是依靠哈尼族世居南糯山的五十五代人,每一代以14年推算,得出800年树龄的结论。
南糯山古茶树的发现,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茶。但是当时测量树龄的手段没有确凿权威之证据,而且从树的高度与印度阿萨姆的古茶树相比,略矮上了一截。其意义虽不同寻常,但是还是不能强有力的证明茶的原产地在中国。
巴达茶王树
1962年,还是云南,又有惊人发现。
当时的科考人员二次进驻巴达古茶山,将考察结果写成《巴达野生大茶树的发现及其意义》一文。详细描述了在巴达的新发现。1700年树龄,30米高度,新发现的巴达野生古茶树,再次刷新了人类关于茶树历史的认知,让世界重新认识这一新的物种。
邦崴茶王树
时隔三十年,1991年,时任思茅地区茶叶学会理事长何仕华,听闻澜沧发现一棵大茶树,很大很茂盛,树冠可以停一架直升机。何仕华立即就赶往了茶树所在的寨子-邦崴。
这次发现意义重大。
被誉为“茶树进化的活化石”的邦崴“世界过渡型茶树王”,其树高11.8m,树幅8.2m×9m,最大干围358cm,树龄1700多年。
1993年4月,思茅,来自亚洲、美洲9个国家和地区的181位专家学者亲临邦崴古茶树现场考察分析,达成共识:“澜沧邦崴古茶树通过分析其染色体组型,并与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的核型对比,证实邦崴大茶树是较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更原始、起源更早的茶树,是野生型向栽培型过渡的过渡型结论。
这一权威论断,使得世界茶树原产地在中国还是印度的这场争论有了结果,2013年国际茶业大会上普洱市被授予“世界茶源”的称号。
过度型古茶树表明已经有人为驯化的迹象,这与野生古茶树的发现不同的意义在于其证实了中国不仅是世界茶源,而且中国人利用茶树的历史也是最为悠久。
千家寨茶王树
在邦崴茶名震天下后仅仅3年,普洱市再次宣布发现野生大茶树群落。
当时,考察组采用了净光合值法测算镇沅大茶树年龄,即依据南糯山茶树王最少800年为参照体,参考哀牢山茶树的树径比值及两地环境评估值,列成算式计算:测算出了大茶树树龄。
结论是:千家寨1号古茶树树高25.6m,基径1.12m,胸径0.89m,树龄约2700年,这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大茶树。
2700年树龄,按照年份推算,是公元前679年左右,离秦始皇出生还有420年。公元前六世纪的春秋五霸时期,这棵茶树就已经破土而出,历经千年,而屹立不倒。
如此,世界茶源的争议自可消弭了。
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