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出处:2021-06-21 印聘古茶
茶痴宋徽宗
宋徽宗,这位被皇帝一职耽误了的艺术天才,对茶十分痴迷。为此他还撰写了鼎鼎大名的《大观茶论》,历代这本书一直被人引用。其中关于点茶的一篇,详细记录了宋代点茶这一种代表性的茶艺,为后人了解宋代点茶提供了依据。
不仅著书,宋徽宗还善于实战演练,且精于茶艺,曾多次为臣下点茶。据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还下诏北苑官焙制造、上供了大量名称优雅的贡茶,如玉清庆云、瑞云翔龙、浴雪呈祥等。
赐茶年号
公元1115年,也就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当时的中原大地上有一个名叫关棣县的地方生产一种名叫银针的茶叶,辗转经人上贡给了宋徽宗。这下瞌睡碰到枕头了,宋徽宗本就爱茶爱得不得了,这一喝,上了头,那叫喜动龙颜呀,于是借着茶劲儿就把政和这个名号赐给了这个县和这个茶,于是就有了现在大名鼎鼎的政和白茶。
政和白茶在当时也是名噪天下,文人骚客纷纷对其推崇有加,于是就有了政和白茶—”北苑灵芽天下精”的美誉。其实政和白茶自唐末宋初就已经小有名气,经宋徽宗整这么一出,便登顶上了巅峰,政和也成为重要的北苑贡茶主产区。
名满天下
经宋徽宗这么一定调,政和白茶到了清朝继续是誉满天下。1790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五年,政和地方的知县周南写了一首《咏茶》诗:
丛丛佳茗被岩阿,细雨抽芽簇实柯;谁信芳根枯北苑?别饶灵草产东和。上春分焙工微拙,小市盈框贩去多。列肆武夷山下卖,楚材晋用怅如何。
当时政和县估计没有茶行和茶庄,茶叶采摘下来就被拉到武夷山售卖,所以这位知县觉得甚是可惜,发了发牢骚。虽没有茶庄设置,但是当时政和产茶盛况令著名的北苑产区都要黯然失色。据说当时采茶季到了之后,采茶工人都不够用,全民皆茶。
随着政和白茶为人追捧,规模逐渐扩大,至咸丰年间,政和已经有一百多家上规模的制茶厂,制茶工人以千计,出茶多至万余箱。
到了2007年3月20日,经原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对”政和白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所产的银针,白牡丹,盛誉海内外。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