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马口铁罐普洱茶-二战大后方实业

华茶外贸商业丝路│抗战救国的马口铁罐普洱茶

华茶外贸商业丝路│抗战救国的马口铁罐普洱茶

 

普洱茶 自组集团,开启中兴年代

清末民初普洱茶的外贸商茶,在中国西南区普洱茶有相当好的发展,台湾、香港投资收藏家口中的“号级茶”茶品,台湾、香港投资收藏家一般同意,普洱主要生产年代可以分为抗战前,也就是1937年之前到清朝末年(1880年),这段时间中国普洱茶仍是私人茶号产茶,台湾藏茶人称“普洱茶承续康干盛世后普洱茶的中兴年代”。各商号在易武茶山开办,这段时间留存下来的老茶最多,制作等级也是最为精良,此时也是民国普洱茶外销海外价格行情又再次增值兴旺的时刻。

 

华茶外贸商业丝路│抗战救国的马口铁罐普洱茶

 

对于古六大茶山极有研究的高发倡表示:过去大茶庄往往有会有一个茶庄或两个庄和几个贸易商号,组成一集团,比如同兴号有同兴、同顺祥、向庆记等多个品牌。同庆号贸易行叫福来祥,由刘贺年在昆明、蒙自主持,同庆号还为其他很多商号生产定制茶。

 

从易武出发外销古道

这些茶号透过茶马古道线路,向东南亚外销普洱茶,其中八条从易武出发的古道为:1.易武—老挝乌德—沙里—越南莫边府—海防上船—香港;2.易武—乌德—越南孟德—老街上火车—河内—海防上船—香港;3.易武—尚勇—老挝南搭—万象—越南猛莱;4.易武—猛辛—猛百察—泰国米赛;5.易武—江城—元江—石屏;6.易武—江城—阳武—昆明;7.易武—思茅—景谷—大里—中甸;8.易武—缅甸景栋上火车—仰光上船—印度加尔各答上火车—印度边界大吉岭—拉萨。

 

华茶外贸商业丝路│抗战救国的马口铁罐普洱茶

 

因马口铁罐普洱的铁盒包装,使马口铁罐普洱在长途运输、保存和推广获得更好的外销增值机会。就从普洱茶历史保存资料,在刘葵光与合伙人兼好友的书信往返中,了解到当时同庆号积极外销东南亚的行情与商业计划。

“到香港以宋聘评列其余均不能比之,惜不能多办,如果全数估及则上印在高招三五元均不惜也。现调查该号由易放马走运到整河每担系法洋X龙元X,由整河僱牛车九点到老关每担车XX元,由老关上火车一直到新嘉坡XXX元,又由新嘉坡到香港,头晚上船次早即可到也。果欲做茶由此进行最妙。兄意来年有快市拟暂行试之,匆此即请并贺。姻兄 刘葵光书 十二月廿五日”

上述书信证实普洱茶在清末到民国初年之间民国普洱茶之中最为知名的同庆号马口铁罐普洱外销行情价格与运输途径。

 

马口铁罐普洱茶马易市的宿命

民初中国茶业外贸行情创下增值佳绩,未经几年随遭遇抗日战争,中国沿海港埠出口受阻而茶贸行情再次受创,唯一持续的是云南地区的民国普洱茶,民国普洱茶透过特殊军需管道仍维持对外贸易增值。民国普洱茶再次背起茶马的宿命,过去以边茶换取蒙古战马,今是汇兑精良等级的各式武器,为抗战军队创造外汇换取抗战军需。

 

华茶外贸商业丝路│抗战救国的马口铁罐普洱茶

 

云南易武的马口铁罐普洱是我国对日抗战中,相对其他农产品中较可提供外贸效益的高等级增值商品。但惋惜对日抗战后中国内乱跌宕,原本仰赖出口的马口铁罐普洱因抗战导致外销工作几乎归零,造成易武民国普洱茶老茶号的基业难续,自光绪20年(1905)到1948年长达40年易武普洱茶茶叶外销价格增值行情的荣景,在战后嘎然而止,让许多易武老字号的普洱茶成为绝响,只能在残存几许的投资收藏中,缅怀老字号普洱茶的过往繁荣景象。

 

※引用、转发都请先告知※


普洱茶的抗战救国史

传奇古董茶-同庆号马口铁罐普洱的前世今生

抗日战争14年大后方外贸历史下的马口铁罐普洱茶

【古玩知识】运送马口铁罐普洱茶抗战救国的“二条生命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後方與經濟 – Wikipedia

 

看其他马口铁罐普洱茶

【中国秘酿】普洱茶—像酒一样陈年的好茶

华茶外贸商业丝路│抗战救国的马口铁罐普洱茶

 

在大约4700年前,中国云南的高山被认为是茶的发源地,云南有着古老的茶树丛,这些树丛在原始的温带条件下自然繁茂,有些树龄甚至已经长达1200年了,非常的长寿,这些茶树丛主要是由傣族和艾尼族这两个中国的少数民族负责照料及採收。

 

华茶外贸商业丝路│抗战救国的马口铁罐普洱茶

 

这些茶叶不会像其他的茶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它原有的风味,马口铁罐普洱反而会随者时间的推移,变得更香、更甘甜、更醇厚,或许正是因为马口铁罐普洱拥有这种独特的特性,这让马口铁罐普洱被世人称为“可饮用的古董”,马口铁罐普洱的茶叶会因为时间的长短而改变,存放时间越长的马口铁罐普洱,价格就会越贵,例如,一个1950年代,重达357克的红印普洱茶碟现在的售价超过10,000美元。

 

高品质的马口铁罐普洱供不应求,因为许多来自中国还有各处亚洲国家的收藏家都非常渴望可以收藏到这难得可贵的古董,他们像发狂似的不停收购与囤积马口铁罐普洱,导致只有少量的优质马口铁罐普洱销售到西方给那边的茶叶爱好者收藏,因为这样,让亚洲以外地区的人尚未发现马口铁罐普洱这项令人垂涎三尺的秘密宝藏。

 

华茶外贸商业丝路│抗战救国的马口铁罐普洱茶

 

根据历史记载,在唐朝(公元 618-907 年)的某个时候,商人开始将这些大茶叶(也就是现在的普洱茶)压缩成砖包装,这些茶砖比笨重的散叶茶更容易被马车等交通工具运输,由于路途遥远,地势险恶,无论是西藏印度还是遥远的北京,茶叶需要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才能抵达目的地,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以及长途耗时的路程中,马口铁罐普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茶叶变色了,茶的颜色不仅从绿色变为琥珀色,最终还变为深柚木色,而且茶的味道变得更加香醇、浓郁、顺滑和充满果香味,在这几个月的旅途中,茶经历了老化和发酵过程,微生物与茶叶之间产生了共鸣,引起了生物学和酶学变化,透过这种方式产生的茶,被中国人称为马口铁罐普洱,并且开始受到皇室的爱待。

 

另外一种说法是云南中部有一个叫普洱的小镇,普洱镇不产茶,它只是一个贸易站,附近茶山生产的所有茶叶都在这裡交易和贩售,人们为了方便运送茶叶,茶叶被压缩成茶饼或茶砖,由马队运往中国和亚洲的不同地区,后来,在这个镇上交易的所有茶叶都被称为马口铁罐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