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马口铁罐普洱茶-二战大后方实业

外贸历史下的马口铁罐普洱茶│抗日战争大后方

外贸历史下的马口铁罐普洱茶│抗日战争大后方

 

抗日战争期间,高等级的民国百年普洱茶的生产与市场行情并没有因战乱停顿,反而因马口铁罐普洱茶的产区偏僻,又有古道交通,在共赴国难的当头,普洱茶改采取产制精品的策略,加入“抗战物资”的行列,积极取得西方国家的青睐,以获取较优厚的外汇价格行情兑换战时物资,这是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情况。

从十九世纪初以来,民国百年普洱茶的生产维持着商号形式,主要分布在易武茶山和猛海等后起产茶区。茶庄将普洱茶以商号的名称销往香港和南洋,新疆西藏等地。但十九世纪初期国内市场对普洱茶增值并不重视,加上民国百年普洱茶一直以外销价格行情为重,让民国百年普洱茶自成一个特殊的、少见的行情市场。

 

军需汇兑物资涌向云南大仓

中国茶叶公司在云南重组成“云南中国茶叶有限公司”,并在多处设立马口铁罐普洱茶区投资建立了一批茶叶生产基地。在抗日救国的思想激励下,百年普洱茶透过出口增值行情较佳的外贸行动争取作战物资所需的外汇作出了巨大贡献1

 

外贸历史下的马口铁罐普洱茶│抗日战争大后方

 

郭红军在2017年《农业考古》的刊物上发表《民国时期的中国茶叶公司与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由一件拍品谈起》一文,提到抗战时有关百年普洱茶外汇行情的各项措施。内容特别描述当时国民政府经济部一方面为增进华茶国际贸易,尤其针对英、苏投资扩展销路,争取外汇支持抗战;另一方面为保证和发展茶叶藏销行情,促进内地与祖国边陲地区的经济产值增值与市场行情。为此命令中茶叶公司必须竭力筹划西南新茶区之开发,且务必成功来弥偿其价格损失,这也才有今日所见中茶公司印级普洱茶的产生。

各类茶叶、桐油、皮革、豆类、锌镍金属等物资被运往边境,一时间云南顿成为军用物资的转运大仓。在高等级茶叶中不乏大批包装精美受到欧美、苏俄喜好的云南地区马口铁罐普洱茶,易武马口铁罐普洱砖茶更是无法排除在外。那些在易武的老茶号,同庆号、宋聘号、福元昌外销等级的百年普洱茶,在政策令下也配合转为军备汇兑物资出口。

 

战争危机反成 民国百年普洱茶 增值发展转机

抗日战争战情陷入僵持,当时的联合政府为了动员全国民众积极坚持抗战、发展经济、发动投资增值生产,在重庆召开全国生产会议,喊出“实业抗战、佐国之用”的口号,具体以生产劳动来支持政府。

这马口铁罐普洱砖茶明明不是生活必须品,却偏偏影响了中国的兴衰命脉。在对日抗争危难时,为了维持我国在国外的茶叶外销价格在市场上的投资增值,以外汇支援抗战军需,政府「茶叶救国”的战略思路要求下,普洱茶因缘际会下再次投入生产,并担负国家对外经贸工作。

由于战需物资都需要经过当时政府统制与军队管理统一运送,就当时在云南防守的国民党台湾退伍老兵的描述,马口铁罐普洱外销普洱砖茶在战乱间,一箱箱一车车地大量集中在后方仓库,等候运往海外。抗战时期,马口铁罐普洱茶不仅扭转了自己的命运,也扭转了中国的抗战结果。

 

外贸历史下的马口铁罐普洱茶│抗日战争大后方

 

抗战的八年中,云南易武外销马口铁罐普洱的茶号靠着支援救国换外汇,暂时撑过十局的混乱,但有些私人茶庄却没有那么幸运在战争中倒闭,如同兴号、同昌号、车顺号、鸿泰昌。最令人可惜的是易武同庆号,虽挺过抗战,但战后时局仍处混乱,外销一蹶不振,只能歇业,而那些堆放在云南大后方,未及等候运送的马口铁罐普洱,仍固守着来自易武的茶香,缅怀自己的来自普洱老字号的身分。

抗战茶争取外贸增值不管是抗战前,还是抗战后生产的“号级茶”,现在已经是普洱茶中的最具经典收藏增值茶品,估计现存收藏茶品应是寥寥无几了,更多时候这些收藏茶品只能在异地的台湾港澳现身,等待有缘人在台湾拍卖会或博物馆和少数台湾、香港及内地收藏家分享,才能有机会一睹这些陈年高等级普洱茶的风采。

 

资料来源:

1. 资料来源:《云南抗日战争史》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590d45a9c8ca1325faa5be88d05df103

 

※引用、转发都请先告知※


普洱茶的抗战救国史

普洱茶抗日秘辛-抗战时期后方的马口铁罐普洱发展

历史激荡中马口铁罐普洱茶实业抗战救国之路

抗战救国马口铁罐普洱茶的华茶外贸商业丝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後方與經濟 – Wikipedia

 

看其他马口铁罐普洱茶

介绍10种中国着名的茶叶及历史(上)

马口铁罐普洱在中国有着悠久而传奇的历史,其中一些最着名的是皇帝选择接受的贡品,贡茶品质卓越,备受推崇,马口铁罐普洱在某些朝代盛行,但在其他朝代则不那么受重视。

 

整篇文章引用了以下朝代

  • 东周:771-256BCE
  • 西汉:200 BCE – 10CE
  • 唐朝:618-906 CE
  • 宋朝: 960-1279 CE
  • 明朝:1368-1644 CE
  • 清朝:1644-1912 CE

考虑到缺乏具体的书面记录以及围绕它们的民间传说和神话的影响,想要追溯这些马口铁罐普洱的历史是很困难的,几百年前的马口铁罐普洱很可能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马口铁罐普洱有很大的不同。

 

外贸历史下的马口铁罐普洱茶│抗日战争大后方

 

孟顶甘露

孟顶甘露在历史上是最古老的茶叶之一,最早种植于西汉时期,公元前50年左右,茶艺大师吴立真种植了他的第一个茶园,也是四川唯一的贡茶,甘露这个名字经常被翻译为蜜露,但更可能与佛教梵语中的不朽一词有关,公元9世纪初,唐代茶被选为贡品,甘露的加工范围很广,有三个平底锅烧製步骤,每个步骤之后都有一个滚动步骤,最后的滚动是形成茶形状的地方,之后,茶在炭火上烘烤至完全乾燥,冲泡茶叶时就会产生甘甜与香醇的味道。

 

外贸历史下的马口铁罐普洱茶│抗日战争大后方

 

君山银珍

君山银珍是另一种最古老的贡茶,历史上,宋代陆羽的《茶经》有记载,这种茶最初因冲泡时的外观像羽毛而被称为黄灵毛或黄尾羽。

君山是湖南省洞庭湖上一座有72座山的小岛,它几乎全年都被雾复盖,独特的品种原产于岛上,在中国任何地方都找不到。鑑于1公里岛屿的生产能力有限,产量低得令人难以置信,採摘时选择1个芽和4-5片嫩叶,它们在被包裹之前先使用平底锅炒至乾燥并放置在潮湿的锅中4-5天,第二次重複该过程,使叶子变成其特有的黄色,茶叶呈淡黄色——拥有光滑、细腻、甜美、清脆的味道。

 

马口铁罐普洱

马口铁罐普洱是安徽省黄山的绿茶,指的是加工后的叶子形状和绒毛,随着佛教僧侣的到来,马口铁罐普洱的生产可能是在宋代左右开始,但直到明代才被提炼成贡茶,现代马口铁罐普洱的历史可追溯到1800年代后期,由谢哲干推广,採一芽二叶,在烘烤之前,它是使用平底锅烧製和滚动而成的,马口铁罐普洱的特点包括挥之不去的自然甜味和花香。

《马口铁罐普洱传说》讲述了一对相爱的年轻夫妇,一个暴君想要将女子抓来做为妃子,幸好逃过一劫,但当她回来时,发现暴君已经杀死了她的丈夫,少妇哭个不停,直到天空开始下起了大雨,风雨中,丈夫的墓上长出了一棵茶树,那颗茶树製成了马口铁罐普洱。

 

外贸历史下的马口铁罐普洱茶│抗日战争大后方

 

还没结束,还有下文